血糖與生活習慣
如今糖尿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有的中青年也會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年齡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除了家族遺傳外,最關鍵的就是與人們的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不良飲食習慣
研究發現,導致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增加的飲食結構有:低纖維和高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酸、精制碳水化合物、高鈉、紅肉、含糖飲料等,比如快餐食品、零食、油煎油炸食物等。
進食速度過快也會導致攝入過多食物而引起肥胖,進而增加糖尿病發病的可能性;暴飲暴食會增加胰島細胞的負擔,導致胰島細胞受損。
另外,不吃早飯、偏食、晚餐太豐盛等習慣都會增加糖尿病的發病率。
不良作息習慣
缺乏運動會降低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也會引起肥胖,增加糖尿病發病的可能。
睡眠醫學證實,慢性睡眠剝奪、長期睡眠質量差,可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并增加糖尿病發病危險。
其他不良習慣
現在人們常常面臨工作、生活、情感等多重壓力。
專家提示,如果長期存在這種不良情緒與壓力,會引起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使胰島素分泌不足的傾向最終固定下來,進而誘發糖尿病。
長期進食過飽,會使人體內分泌胰島素的胰島b細胞長期處于“負擔”過重、相對疲勞狀態,造成胰島素分泌功能障礙,特別是有糖尿病遺傳易感性的人群,極易誘發糖尿病。另外長期吃過多飲食對于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血癥等存在胰島素抵抗因素的人群,更容易引起體內的胰島素過量積存,從而造成高胰島素血癥,而高胰島素血癥是導致全身性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的,消除危險因素,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能預防大部分糖尿病。糖尿病多出現在成年人身上,但起因往往是來自于青少年時期養成的不良習慣,如長時間靜坐、高熱量膳食、超重或肥胖等,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漸累積對健康的損害,最終發展為糖尿病等慢性病。積極的飲食控制和運動治療可以有效地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或延緩病情發展,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飯前喝勺醋防止糖尿病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或有胰島素抵抗的人飯前喝約2湯匙醋再吃飯,血糖水平明顯下降。研究負責人卡羅爾·約翰斯頓博士說:“醋酸能滅活某些淀粉消化酶,延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p>
每餐后都散步少得糖尿病
美國《糖尿病護理》雜志6月刊發表一項新研究顯示,老年人三餐后分別散步15分鐘是降低糖尿病危險的最佳方式。但如果飯后倒頭就睡或坐著看電視,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會明顯增加。飯后常散步可降低血糖,進而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危險。建議大家飯后休息半小時,待食物大體消化后,再換雙舒服的鞋出門散步。
每周吃兩次核桃防糖尿病
研究發現:按每次攝入28克(中等大小的核桃約2—3顆)左右的核桃估算,平均每月吃1—3次,可以使2型糖尿病危險降低4%;每周吃一次,2型糖尿病危險降低13%;而每周吃兩次核桃,2型糖尿病危險可降低24%。與其他堅果相比核桃含有大量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能減輕對胰島素的抵抗,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周末補覺不易患糖尿病
平時缺覺的成年男性,如果在周五到周日的3個晚上多補充睡眠,能讓胰島素的敏感性得到顯著改善,從而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研究者提醒,工作壓力大和生活繁忙的人可以在周末適當補充睡眠,以避免患上糖尿病,但也不要無節制地補覺,因為過長時間的睡眠同樣對身體沒有好處。
上一條:情緒對血糖的影響有多大?如何讓情緒和血糖都好起來?
下一條:沒有啦!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