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對血糖的影響
糖尿病不僅對患者身體的傷害較大,對患者心理也會形成極大創傷,容易使患者產生悲觀、急躁,甚至抑郁等各種心理疾病,心理上的改變對糖尿病的發展、預后均都有很大影響?,F代研究發現,糖尿病病人合并抑郁癥的比例要比非糖尿病人合并抑郁癥的比例高。
糖前期最危險的心理
糖尿病最可怕之處就是毫無征兆、毫無癥狀,這兩點就足以讓很多糖友不以為然了,認為既不影響飲食,因為不影響工作,身體上也沒有什么不適,抱著無所謂的心態,往往讓很多人錯過了逆轉糖尿病的最佳時期。
如果你正處于糖尿病前期,一定不要抱持僥幸或放縱心理,應嚴格積極地控制血糖,因為糖尿病只有在這一階段能夠被逆轉,一旦錯過,將成為終生遺憾。
要知道,治療糖尿病的費用遠遠超過你的想象,當各種并發癥找上門時,一切都晚了。此時應該放平心態,積極地調整生活方式,健康飲食,增加運動,爭取逆轉糖尿病。
情緒對血糖的影響
糖尿病不僅對患者身體的傷害較大,對患者心理也會形成極大創傷,容易使患者產生悲觀、急躁,甚至抑郁等各種心理疾病,心理上的改變對糖尿病的發展、預后均都有很大影響?,F代研究發現,糖尿病病人合并抑郁癥的比例要比非糖尿病人合并抑郁癥的比例高。
莫焦慮,防抑郁
當被確診為糖尿病后,很多糖友都會很焦慮,這是很正常的本能反應。
這時不要過于焦慮,你應該做的是對糖尿病要進行最基本的了解,糖尿病雖是終生性疾病,但完全是可防可控,通過科學的治療、規律的飲食、合理的運動,完全可以控制住病情,而不會發生并發癥。從容面對糖尿病,不急不燥,心態平穩往往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往往會因為疾病而情緒低落,而情緒低落反過來也會對血糖造成負面影響,從而使患者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中。很多糖友會因控制血糖和胰島素水平而感到焦慮,一些糖尿病人還會因為飲食變化而遭受挫折,或對醫囑感到困惑。
其實,抑郁可能會貫穿整個患病和治療過程,特別是在漫長的吃藥、打針、 控制飲食等都要堅持的情況下,患者常常失去信心,認為“治不治就那樣了”.......等等一些悲觀的情緒。
在病情反復時更是如此,這些因素都會引起情緒上的波動。有些人很難適應,或干脆置之不理,從而加重病情,甚至過早出現并發癥。
病情的失控再加上對頻繁的失望,很容易在心理上形成抑郁情緒。這個時候,可能就需要專業的心理醫生來幫助他們來調整情緒和緩解心理壓力了。
抑郁是糖尿病患者最嚴重的心理障礙之一。據調查,有超過40% 的糖友都存在抑郁傾向,由于抑郁大多是隱性和慢性的,不易被察覺,時間久了就對會患者的身體機能產生影響,加快并發癥的發生。
此時,糖友需要的是尋求專業的指導醫生,來幫助自己緩解抑郁情緒,一定不要把話悶在心里,要多與朋友或病友交流,心結打開了,病情自然也就控制住了。
如何調節情緒
外出運動和旅行
運動除了有助于控制體重和血糖外,對于情緒的調節也是非常有益的?!疤怯选笨梢匀サ巧?,體驗一下“一覽眾山小”的樂趣;也可以在假日約幾個好朋友去打球,讓憂郁和煩惱隨著汗水流掉。如果喜愛旅游,也可以適當出門旅行,寄情于山水。
享受閱讀及音樂
如果好靜不好動,也有很多辦法可以忘卻緊張和煩惱。閑下來時,沏上一杯茶或咖啡,捧上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也可以聽聽音樂,讓優美的旋律舒緩緊張的心情。
培養業余愛好
適合自己的業余愛好,可以極大地調整我們的心態,為我們的生活增添希望和樂趣。釣魚、養花、書畫、手工等,都是非常容易實現的業余愛好。收藏自己喜愛的物品,為家人朋友展示廚藝,與親朋好友一起聊天、打牌、逛街等,都是緩解心理壓力的可行之法。
宣泄也是好辦法
在調整自己心態的同時,也可以對知心的朋友或心理醫生傾訴內心的煩惱和憂慮,這就如同我們倒垃圾一樣,把心里的垃圾傾倒出去,從而擺脫不良情緒。
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學習專業知識可以幫助患者穩定情緒,明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這種疾病是一種慢性非傳染性疾??;是一種可以通過調整飲食、生活方式及藥物治療而控制的疾??;經過規范的控制和治療,把血糖控制在比較理想的范圍,就可以與普通人一樣享受人生,且身體狀況、生活質量、壽命與正常人相差無幾。
上一條:【健康睡眠】睡前做好這幾件事有助于睡眠!
下一條:糖尿病喜歡藏在這幾種生活習慣里,你有嗎? |
返回列表 |